

「天使-士兵」李庸白科技數位影像展 |
展期: |
|
自1960年代以來,科技數位影像的研發,已為當代藝術開啟先聲。其所帶來的,不僅是藝術前衛性格中「進步性」的延續,更重要的是,它為新世紀藝術樣式的締造,開創無比的可能性。 透過科技數位影像的種種技法—複製、截取、拼湊、倒轉…,藝術家宛若仲夏夜裏暢飲金黃酒液的牧羊神,紛紛沈醉於科技數位影像夢幻迷離的世界,他們以一種如入無人之境的姿態,不斷挑弄虛實的分疆,迴蕩在視覺的欺瞞與察覺之間,宣示了新世紀的藝術語彙。 李庸白(Lee Yong-Baek),這位1966年出生於韓國金浦、1991年起遠赴德國接受影像藝術專業教育洗禮的科技數位影像藝術家,繼2004年參展台北當代藝術館所舉辦的「媒體城市‧數位昇華」之後,此次受到「韓國文化‧藝術基金會」的贊助,將於 誠如李庸白所作自述—「我的材料都是『人造』的,都是與『自然』對立的。所有的藝術品原本就是人造的,但藝術是用來破解這些人造物的。」此次在「天使-士兵」系列中,他以迷彩軍服作為符徵,並將之轉化為花海繽紛的歡愉色彩,令觀眾們在安心享受眼前這片視覺的色彩宴饗時,不經意地察覺藏身花海中、持槍前進的士兵。剎那間眼前的花海不再甜美,代之而起的是生死格鬥的血腥風暴。 源自戰後南北韓的分裂與東亞的世界政權地位,李庸白對於人的生死議題,始終保有極為敏銳的觀察度。對他而言,生與死未並是生命的安穩生成,而是包含著更多的「被決定」、「被處決」。在陳述這番體驗時,李庸白並不採取激烈的控訴,而是納入更多的弱勢發聲與救贖的期待,誠如他的代表作:2000年〈人性感情〉、2002年〈耶穌與佛陀之間〉。 〈人性感情〉這件作品利用死亡牛隻的骨骼與皮,製造出彷彿有生命的牛,並透過電子機械與電腦設備,使牛與觀眾產生互動。譬如,當觀眾戴上口罩,進行呼吸時,一旦被牛身上的電子機械所感應到,牠會立即產生相同的呼吸律動。此外,因牛的眼部內,裝置有動作感知攝影機。
而在〈天使-士兵〉系列作品中,李庸白選擇了鮮明的色彩與甜美的花朵,隱喻戰爭的暴力,諷刺全球戰略的虛偽,用以表達南韓無以脫卻的時代處境。身為南韓當代藝術家,對於北緯38度線與戰爭有著獨特的敏銳感。對他而言北緯38度線不單單只是一場戰爭的結局,而是一段全球戰略下的歷史命運。 〈Steaming out〉影片內容是在游泳池內所拍攝。一名身穿西服、手提公事包的男子(由藝術家本人飾演),頭戴簡易潛水裝備,在水中踽踽而行。現代上班族是全球化下的鮮明族群,朝九晚五是他的生命作息,默默的承受工作壓力與無言的遵從企業原則,是一項至上美德。李庸白對於現代人所面對的生命框架,試圖借由生活場景的轉換,提示現代人應如同身處水中世界一般,只有懂得如何順應水中壓力與水流方向,現代人才能在載浮載沉中,體會身心放空的情境,為自己尋得一條出路。全片在鮮明而緩慢的步調中,呈現了詩意般的視覺影像。
|